德州一位单亲妈妈 Kristin McCarley 近日曝光了她被解雇的“离谱方式”——周六深夜的一条短信。

McCarley 在 TikTok 上的一段视频中,晒出了这条疑似老板酒醉后发来的解雇短信,其中写道:“周一别来上班。我对办公室做了一些变动。必须让你走了。”短信的发送时间是周六晚上 10 点 36 分,内容还有拼写错误。在评论区 McCarley 又补充说,凌晨 1 点 07 分,她老板又奇怪地发来第二条短信,附带她社交媒体上一张和朋友微笑合影的截屏。

这段视频目前已获得 140 万次观看,引发众多网友热议,许多人建议 McCarley 去找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甚至寻求法律帮助。有人评论道:“你可能会收到一份圣诞惊喜,以起诉的形式”、“是时候起诉了”、“这太不专业了。”还有网友表达了他们的震惊:“什么???天啊!因为一条醉酒短信被解雇,这合法吗?”、“我还以为他是让你休假……看到最后一句我直接惊了。”
职场专家 Roxanne Calder 表示,通过短信解雇员工不仅“冷漠无情”,还反映出一种更深层的文化转变,那就是如今通过电子邮件和信息进行沟通已成新常态。“我认为科技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保护伞,人们并非有意不专业或冷酷无情。这是一种心理学上所谓的‘回避型沟通’,人们对面对面冲突的恐惧压倒了他们的职业责任和义务。”
“自疫情以来,我们已经将这种距离感‘正常化’了。”
Calder 指出,当职场关系和沟通被数字化,人们在面对冲突或进行艰难对话时,往往缺乏“人际责任感”。“管理者可能把解雇员工当作普通任务一样完成,发个信息就算解决,但实际上,这关乎一个人的生计,涉及情感与心理的影响。当这种事通过短信发生时,不仅仅是不礼貌,我认为这还意味着某些价值观和道德的瓦解。”
Calder 表示,如果她收到类似的短信,她第一时间就会拿给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处理。“这说明一些职场文化尚未发展出情绪成熟度,人们需要更多考虑企业形象和声誉价值。如果这种方式成为常态,那我们可能真的出了大问题。”
来源: New York Po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