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人开始减少开支了:包括不再常去餐馆、不怎么住酒店,连买衣服、买电子产品也都变得更谨慎。为什么?因为新一轮关税政策即将生效,加上经济前景不明朗,很多人开始“刹车”,不敢随便花钱。
根据政府数据,2月美国的整体消费(经通胀调整后)只比1月增加了 0.1%,而1月其实还下降了 0.6%。也就是说,人们确实开始省钱了。同时,美国人的储蓄率(把收入存起来的比例)也上升到 4.6%。
调查还显示,人们对经济的信心越来越低,尤其是担心新关税带来的物价上涨。
川普推动“全面关税”,或致日常用品大涨价白宫最近宣布,将从本周三开始,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最高 20% 的关税。经济学家警告,这会迅速推高物价:食物、汽车、电子产品、衣服等日常商品都可能变贵。
大家不知道这些政策会对自己有多大影响,因此很多人选择先不花钱,观望一段时间。
有钱人也开始省令人意外的是,不只是普通家庭在省钱,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高收入人群,也在重新考虑消费计划。原本疫情后这部分人是消费主力,占了全美消费的近一半,但现在他们也开始取消假期、不再买奢侈品了。
股票下跌、贸易战升级,让他们也开始“心里打鼓”。
德州一位整形医生说,现在很多客户不再一口气做全套手术,而是选择便宜的替代方案。比如只做隆胸不做抽脂,或者用注射代替手术,这样可以省下好几千美元。
他说:“病人就这么多钱,他们也在算计。”
印第安纳州的Erika Ocampo和伴侣原本打算买第二辆车,现在取消了。因为食品、房租都在涨,他们已经捉襟见肘。光是狗的癌症治疗就花了6000美元,还有2岁女儿的尿不湿、衣服、食物开销。
她说:“以前印第安纳消费挺便宜的,现在什么都得精打细算。我们只买打折的东西,还在想要不要取消Amazon Prime。”
一家连锁家政清洁公司说,今年销量大幅下降。特别是在华盛顿地区,因为那里的政府雇员和合同工最容易受裁员和预算冻结影响,有超过10%的老客户最近两个月都取消了服务。
公司创始人说:“很多人不敢花钱了。大家都被经济‘气氛’影响着,现在就是一片‘红灯’,谁还敢随便刷卡?”
加州索诺玛县的Adinah Greene在1月失业后,投了几百份履历,虽然有面试,但还没找到工作。她现在只允许自己每周点一次30美元的外卖,任何大件消费全部暂停。
她之前订了几次旅游套餐(包括波多黎各、多米尼加),但现在完全没心情去:“旅行社还在打电话问我下一次出行,我都想说‘哥们,我现在哪还有心思度假?’”
各行各业都感受到了“消费疲软”大型零售商如 Target、Foot Locker、Macy's 都说顾客在“观望”。航空公司如达美、美国航空、西南航空也下调了业绩预期,因为大家都减少出行。
2月数据表明,美国人少买了 车子、电子产品、运动用品和餐厅消费。
无论贫富,美国人现在都在缩紧钱包。担心关税、通胀、裁员的情绪,让大家对未来缺乏信心。不少家庭开始“该省的省、该缓的缓”,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来源: The Washington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