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闲聊】关于生活点点滴滴我想说
相信大家生活里总会遇到一些人生难题、恼人琐事、奇葩经历、无聊闲话等,不想和家人倾诉,又不知去哪抒发情感。那就到这里发表言乱,听听大家的想法吧~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山更比一山高。
热门讨论
2讨论
女子割断高空油漆工的安全绳,导致两名工人挂在26层楼高……只因为她心里不高兴
一直感觉高空作业那种工作很危险啊,每次走在路上看到有人吊在墙上画巨幅广告心里都会为他们捏把汗。今天看新闻才发现这种工作的风险不仅来自于自身装备问题或是天气原因,还得时刻提防有人故意使坏!
美联社报导说,10月12日,泰国一名女子割断了她家窗外两名高空油漆工的安全绳,导致他们被挂在 26 层楼高的高空中。而这名女子这么做的原因,仅仅是她看到两名油漆工心里不高兴……啊这,这可说是年度迷惑新闻了,怎么会如此恶毒?
两名油漆工说他们本来是从 32 层楼下降准备去修补大楼外墙的裂缝,降至 30 层的时候突然觉得身上的绳子变重了不太灵活。两人觉得不对于是向下望去,这就看见了相当惊魂的一幕,竟然有人在 21 层打开窗户,把他们的安全绳割断了!
这让两人吓到不行,赶紧向周围的住户求助。可当天是工作日很少人在家,两人心惊胆战地在空中呆了好一会,才被 26 层一对好心的夫妇救下,没有受伤,也算是有惊无险。
现在割绳子的女子已经被泰国警方抓获。据泰国媒体报导,这名女子是因为当时没注意公寓贴的通知,看到油漆工出现在窗外时心里很不爽,所以就割断了绳子,不过她说自己没有杀害油漆工的意图。如果罪名成立,她就要面临最高二十年的监禁。
实在太让人摸不到头脑,这人割绳子的时候到底在想什么啊!
2021-10-28 14:16
2.2k次浏览
5讨论
这是现代版Catch Me If You Can啊!弗吉尼亚女子靠假折扣券狂骗三千万美元,豪宅豪车全齐了
应该有不少人看过 Catch Me If You Can 这部经典电影。电影根据现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个天才少年靠伪造支票套现百万美金,还冒充飞行员、医生、律师的故事。电影距今已经很久了,当时主角“小李子” Leonardo Wilhelm DiCaprio 还是尖尖脸的清瘦少年,如今已经成了不修边幅的胖大叔。伪造支票这种诈骗方式在今天也不再像几十年前那样能够逍遥法外。
不过最近又有一位天才伪造大师横空出世,她的故事没有那么惊奇,但是也堪比这部电影了!
这名来自弗吉尼亚州的女子名叫 Lori Ann Villanueva Talens,现年 41 岁。她也有着相当厉害的伪造技术,不过她伪造的不是支票,而是 Coupon!就是那些在超市杂货店结账后会得到的纸质 Coupon。通过在网络群组中出售这些以假乱真的优惠券,Talens 在三年内就赚到四十万美金,她用这笔钱把家里的房子整修成豪宅,买了豪车,还到处奢华旅行。而她更是让宝洁、可口可乐、Ziploc 等大品牌损失惨重。根据警方计算,Talens 要为高达 $31,817,997 的损失负责。
FBI 表示他们在 Talens 的电脑中找到了超过 13,000 种不同设计的 Coupon,可以用来购买对应的商品。检方称 Talens 简直把伪造 Coupon 做成了一种“完美的艺术”,那些假优惠券和真正的优惠券几乎没有区别。凭借 marketing 背景和出色的计算机设计知识,Talens 可以制作任何一家杂货店的 Coupon,而且她想要面额是多少就是多少。比如她为一款价值 $25 的纸尿裤制作了 $24.99 的 Coupon,只要花一分钱就能拿到商品。
实际上 Talens 所制作的优惠券面额通常等于甚至大于商品的实际价格,也就是说使用这些优惠券不仅能免费拿走商品,商家还要倒贴钱。
那么这位天才的“设计师”是怎么翻车被警方抓住的呢?
Talens 靠网络群组来招揽客户,然后把优惠券通过 USPS 寄出。可以说是成也群组败也群组,其中一名用户将 Talens 举报到了一家专注于维护优惠券诚信的组织 Coupon Information Corporation,这才让她进入了警方的视线。
现在 Talens 被判电汇诈骗等罪名,将面临 12 年监禁。
有她这样的头脑和技术,做点什么正经事不好呢?
2021-10-26 12:15
2.4k次浏览
3讨论
美女网红直播自杀喝农药想挽回男友,那些怂恿她快喝的网友到底在想什么??
如今网红们炒作的方式千奇百怪,像直播自残甚至自杀来博眼球的也大有人在,人们早就见怪不怪。
可是最近却发生了一起悲剧,网红“罗小猫猫子”在直播时喝下农药,抢救无效身亡。她才只有 19 岁。
罗小猫当天直播的时候状态看起来很糟糕,情绪低迷,她透露自己患有重度抑郁症,曾经因为抑郁症住院两个月。也许你会以为她的死是一个饱受抑郁症折磨的人最终没能战胜病魔的故事,但其实不完全是。罗小猫身边的朋友透露说她不想自杀,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前男友回心转意。
最终是什么让她一气之下决心喝掉那瓶掺了农药的饮料?答案大概和直播间里的网友不无关系。
因为他们在评论中不停地怂恿罗小猫,“快喝快喝快喝”,“想喝就喝”。
不知道这些人是以什么样的心理打下这些的。
这些句子在外人看来已经足够恶毒,当时罗小猫看后又会是怎样的万念俱灰?
在这样的怂恿下,罗小猫真的把农药喝了下去,还评价道:“有点难喝。”很快,整个人就难受得不行,直播中断。她的家人透露说当时很快就报警,但是一切都来不及。
后来罗小猫的朋友发声,质问那些劝她喝的人:“晚上不会做噩梦吗?”
罗小猫的做法是不对,炒作不对,用喝农药的极端方式威胁男友也不对,但是这些过错都不至于要被判死刑,不至于要用生命来补偿。或者罗小猫也没有想炒作,可能她只是一个被感情问题压垮了不知道如何应对的可怜人,需要帮助。
但再说这些都已经没有意义了。
这些网友就像曾经那些在跳楼现场大喊着“快跳啊”,“怎么还不跳?”的看客,不知道自己的一句话可以成为一把杀人的刀。
就算一个人真的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没有哪个看客有资格去推他一把,还是以这样恶毒的方式。
2021-10-20 11:04
1.2k次浏览
4讨论
现在缺货这么厉害吗?冰激淋鸡肉碳酸饮料卫生纸全都可能会不好买了?
最近总看到供应链问题导致货物短缺的报导,实际上没啥感觉。今天看了一篇 USA Today 的文章,突然觉得有点恐慌,竟然有这么多东西都要缺货了?像冰激淋、碳酸饮料、卫生纸什么的都要成抢手货了?
不知道是不是危言耸听。
这篇文章说缺货是洛杉矶长滩港前所未有的大堵船、中国大范围停电、卡车司机和服务人员短缺、新冠疫情限制等多重因素造成的。货运成本像坐火箭一样,供不应求。具体没货的东西可能有以下这些:
1. Ben & Jerry 冰激淋的部分口味
Ben&Jerry 的母公司联合利华九月中旬曾经发过邮件说因为人手短缺,他们要减少生产一些口味,但还是会focus在最受人们欢迎的产品上。
很多人都喜欢这个冰激淋吧,香草巧克力布朗尼味真是让人不能自拔。希望这个口味还在啊!
2. 碳酸饮料
生产二氧化碳的原料厂因为成本上涨而减产,全球都要面临二氧化碳短缺。不仅是碳酸饮料,任何用到二氧化碳的产品恐怕都可能短缺,比如运输冷冻食物用的干冰还有在食品包装里为了保鲜充的气。这可太可怕了,想想有天要是没有可乐喝了……
3. 鸡肉
因为疫情,人们越来越多开始吃快餐,这就造成鸡肉短缺。五月时,供应商曾表示鸡肉供不应求,导致许多餐馆菜品减少或涨价。不过那是五月的事了,现在也还是这样吗?
4. 咖啡
咖啡短缺是因为全球最大产地之一的巴西遭遇严重干旱,导致咖啡豆的供应和运输都跟不上。甚至有媒体报导,这场短缺可能会持续三年。不过今天还在亚马逊上看到咖啡打折,是不是应该去囤点。
5. 鳕鱼
用来做鱼排和三明治的阿拉斯加狭鳕 Alaska pollock 供应短缺。原因倒是和其他产品短缺的原因不太一样,鳕鱼短缺是美加边境海关间的争议导致的,现在鱼类的跨境运输已经停止了。
6. Heinz 蕃茄酱
因为疫情,人们越来越多选择外带食物,所以番茄酱小包装就供不应求。这大概是真的吧,之前买外卖那番茄酱给的都好慷慨,像不要钱一样,现在就给很少了。
7. 卫生纸
卫生纸短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自疫情开始后好像就一直短缺。现在原材料木浆短缺,生产跟不上,很多超市又开始限购了。
8. Sour Patch Kids
这个很受欢迎的软糖公司月初表示由于供应链短缺,他们的糖果可能会受影响。快到万圣节了,难道连糖都要抢了吗……
那么,大家身边的超市还好吗?有觉得缺货很严重吗?
2021-10-19 13:46
2.1k次浏览
3讨论
三孩妈妈Bungee绳子没栓好,摔下82英尺后身亡,太惨了
周围有很多朋友都是蹦极爱好者,甚至有人想拉lz也一起去,但是当时因为胆小就拒绝了。现在看蹦极还真是挺危险的!
最近有一个三个孩子的母亲和朋友一起去蹦极,结果绳子没拴好导致了惨剧发生。这名妈妈跳下去的时候,她的一根安全绳还在工作人员的手里,而不是牢固地拴在旁边。这名妈妈“无绳”蹦下82英尺后狠狠摔在地上,还被绳子拖着撞到墙,现场视频相当骇人……看后甚至会有点不适。
医护人员立马就对她进行了抢救,但还是回天乏术了。当局正在对工作人员以疏忽罪进行调查,但是就算罪名成立,那名工作人员也只会被监禁40天而已。可这名妈妈的生命却是再也回不来了。不知道以后那三个好孩子要怎么办,真的好惨!
蹦极事故虽然说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一旦发生,后果就很难挽回。而且像这种因为工作疏忽而导致蹦极者死亡的事件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今年七月的时候,就有一名哥伦比亚女子在蹦极的时候没拴好安全绳,摔下了大桥后不幸身亡。
之前还看过一个国内小姐姐的故事。当然她不是没拴好安全绳,说起来这个小姐姐还蛮幸运,只是虚惊一场。当时她蹦极结束,工作人员降下绳子准备拉她上来,在上升过程中,这根拉她的绳子突然断裂了。不过好在她身上用来蹦迪的绳子还是好的,所以就相当于重跳了一次。。。但是给小姐姐吓得不轻,还以为自己要摔下去了。。。
看了这么多新闻,更加不敢去蹦极了😮💨
2021-10-18 16:13
3.2k次浏览
4讨论
八月美国有这么多人主动辞职,竟然超4300000人,是疫情让大家都选择躺平了吗?
昨天看新闻,美国八月份主动辞职的人数突然大涨,是 2000 年 12 月以来增幅最大的一次。八月竟然有超过 4,300,000 人主动辞职,比七月多了二十四万多!与此同时,八月的新增空缺职位数量反而下降,从1,110 万个降至 1,040 万个。这有点魔幻了。有好多人辞职,但是老板们也不想招人?
看起来是疫情在其中起了很大影响。媒体报导辞职最多的行业就是餐饮啊、酒店啊、零售啊那些要么在疫情里受打击最大要么需要和很多人群接触的行业,还有教育行业。是不是疫情终于让人们认识到,比起那点可怜的工资,还是自己的生活和健康更重要。比起辛辛苦苦打工让老板发家致富,不如辞职躺平。
而且躺平了还有失业金可拿……
其实挺羡慕这些人了。如果可以的话,有哪个打工人不想躺平不想辞了老板自由自在呢?
可是大部分人都身不由己吧。没那个本事财务自由提前退休,上有老下有小,身上一堆贷款要还,已经够头大了。成年人生活没有“容易”二字,躺平一时爽,之后还不得焦虑爆表啊?
说白了还是追求太多,想要的太多,不够豁达。还记得“躺平”这词是从国内传来的吧,形容国内的年轻人对抗内卷文化对抗996,纷纷选择躺平,要逃离大城市逃离大厂过低物质低欲望的生活,不加班不被老板PUA不被资本裹挟。说得是挺美好,可现在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2021-10-13 14:28
1.8k次浏览
4讨论
今天才知道,原来从小听的那个“班得瑞乐队”,其实从来不存在!
一定有很多人喜欢过或者听说过班得瑞 Bandari 的轻音乐。
哪怕不知道这个名字,也一定曾经在图书馆、商场、餐厅、飞机火车、电视节目里无数次听过他们的旋律。不信?不信就去 YouTube 上搜搜 Snowdreams 或者安妮的仙境,高潮部分你肯定听过!
一直以为班得瑞就像宣传的那样,是一个在瑞士家喻户晓的乐队,专注创作最纯净的轻音乐,采集“大自然之声”。
随便从网上copy了一段介绍,是这么说的:
瑞士国宝级大自然音乐创作团体 「班得瑞」乐队是一群年轻作曲家、演奏家及音源采样工程师,1990年发迹于瑞士,在当地是一支极受欢迎的抒情演奏团体,推出第一张专辑后,即在当地造成轰动,其不落俗套的编曲,精简的乐器配置,使每首曲子都呈现出清新的自然气息。团长「奥利弗‧史瓦兹」(Oliver Schwarz)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人,不但专长多种乐器,更熟稔先进的录音工程,曾与为「莎拉‧布莱曼」制作〈Time To Say Goodbye〉的天王制作人「亚历士‧克里斯坦森」合作,但挚爱新世纪音乐的他,最终选择了将一身才华奉献给瑞士山林。
多美好啊,多浪漫啊。音乐人潜心山林多年只为收集自然天籁,多么令人动容。
但事实上,这一切都是假的,Bandari 根本不是一个乐队,在瑞士也没人听说过……
如果你去 google Bandari 这个单词的话,返回的结果会告诉你 Bandari 是一种来自伊朗南部的音乐流派。。。跟我们听说过的 Bandari 一点不沾边。
那中文世界所熟知的 Bandari 到底是哪来的呢?
这就不得不佩服宣传公司“鬼斧神工”的宣传技法了。
班得瑞的一众专辑都来自瑞士一个名叫 AVC 的制作公司。有网友翻出了媒体对公司老板的采访,发现人家也没藏着掖着,大大方方表示“Bandari”这个名字是他随手起的,当时他看到了市场上对冥想音乐和瑜伽音乐的需求,所以请了些音乐人来制作了几百首能让人放松的原创曲目,同时也翻录了很多大师的作品,比如 Yanni 和 Secret Garden。那首很著名的《安妮的仙境》,也不是他们原创的作品。
至于上文提到的 Oliver Schwarz,则是一名德国音乐家。几乎所有的音乐人都来自德国,录制完就解散,音乐也是在德国的录音室里完成的,跟瑞士雪山没有啥关系。
所以 Bandari 其实就是一个有关瑜伽冥想音乐的商业项目。
而我们所知的美好故事主要来自于台湾金革唱片,他们在引入 Bandari 时,给它赋予了一个神圣的背景,将这些瑜伽冥想音乐包装成了瑞士家喻户晓的乐队作品,再加上寄情雪山大自然的情怀,这品味是不是一下就升华了!
简直营销鬼才,把我们骗了这么多年。
不过被骗好像也没有怎么样,毕竟音乐还是那个音乐。至于下蛋的母鸡是谁,也不用太过在意。一句话,好听就完事了!
2021-10-12 12:40
3.6k次浏览
4讨论
又一款用过的干洗手被曝致癌,这玩意以后还能好好用吗?有放心的牌子推荐吗?
今天又有一款干洗手被 FDA 警告说致癌了。原因是含有苯、乙醛和乙缩醛等其他化学物质。
看了一眼牌子两眼一黑,发现又又又是一款我们家用过的,用过还不止一次😭
然后跑去FDA官网上查了一下,发现现在正在用的款竟然也在不推荐的list里???真是哭死!
(完整名单 https://www.fda.gov/drugs/drug-safety-and-availability/fda-updates-hand-sanitizers-consumers-should-not-use#products 这个链接可以查)
我们家的干洗手基本都是去超市的时候顺便买的,货架上有哪种就随便拿哪种,从来没挑过。总想着在正规超市里买到的应该没问题吧,没想到还是大意了。可是FDA这个list里面这么多产品,总不能以后买的时候每次都要翻一遍对照一下吧。而且就算买的时候不在list里,说不准哪天就被新新增进去了……
你们有什么比较放心的干洗手推荐吗?
其实一直对干洗手这种东西的效用存疑,但是出门在外不方便洗手的时候好像也没有别的办法。用总比不用强吧。但是说它又是致癌又是刺激黏膜各种危害,以后真不想用了,纠结……
2021-10-07 12:42
1.5k次浏览
6讨论
来说说最近超火的新剧《鱿鱼游戏》吧!掀起“椪糖挑战”,童年回忆变阴影,这神剧是怎么制造的?
RT(放心看,尽量不剧透)
现在大火的鱿鱼游戏大家看了没有!
这个剧现在好火爆啊,Netflix 最近的美国地区播放量 No.1 就是它霸榜,甚至全球新剧榜榜首都是它!更别提在亚洲地区,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讨论得热火朝天,Netflix 甚至把自己在韩国社交媒体上的头像都换成了剧集相关。
Netflix 在首尔一处地铁站还搞了线下活动,还原剧集中的场景,结果后来被叫停,原因是实在太多粉丝跑去打卡,导致人群聚集,在疫情之下只得无奈草草收场。不过这也侧面说明了鱿鱼游戏人气之高。
这个剧不太长,只有九集,周末的时候我废寝忘食一天就刷完了😅剧情背景也蛮简单(说说设置应该不算剧透吧~),有点类似“大逃杀”,一群走投无路之人被拉去玩一个关卡式游戏,成功通关可以赢得大奖。通不了关?那对不起,就只有死路一条,是真的会死!
很刺激很血腥,有的时候又会搞笑或者温情,加上悬疑剧情,和影射现实的种种细节和伏笔,这是一部看起来很过瘾的人性题材爽剧。看的时候一直为主角团担惊受怕,想知道他们的命运如何,也想知道幕后大boss到底是谁,他又有什么目的。
也许看到这里你会说这种考验人性的设置不是被玩烂了嘛?但是鱿鱼游戏还有很神奇的一点,就是童真与残忍并存。其中的画面色彩、角色表演和情节都带有这样堪称“恶趣味”的黑色幽默,这一特质给剧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也一举把大家珍贵的童年回忆变成了童年阴影。
一二三木头人这个游戏应该没有谁没玩过吧!鱿鱼游戏中的一个游戏就是这个,当天真无暇的儿童游戏变成残忍血腥的死亡威胁,稍有不慎就会血溅当场。那种恐惧和绝望,你品你品你细品。
还有一个这几天在社交媒体上疯狂传播的“椪糖挑战”,也是从这部剧而来。在剧集中,参加者们被要求在限定时间里用一根针完整抠出糖饼上的形状,而且不能有破碎,否则就会被射杀。这游戏看起来无厘头又简单,广大网友们看剧之后也开始动手尝试了,发现真的很难啊!
怪不得剧集中高压之下的角色们在短短几分钟内就流汗到衣服湿透。
椪糖是韩国的传统小吃,是不少韩国人的童年回忆。准备糖饼还是很简单的,只要把白糖融化后加一点小苏打,之后趁热定型盖上自己想要的形状就可以。可是在抠糖的时候,由于糖饼又脆又薄,想要完整抠出图形真是难上加难。
当然,如果你碰到下面这种网友恶搞的图案,可能连尝试都不用尝试了,直接放弃……
鱿鱼游戏的整个画风,就是把一二三木头人或糖饼这样代表着童年欢乐的游戏变成恐怖的生死考验,所创造出的反差尤为残忍。主角们无法逃离,只能背水一战努力逃离既定的命运,看的观众也跟着肾上腺素飙升,直呼过瘾。
而且鱿鱼游戏在制作上也是诚意满满。看了个幕后花絮,发现很多场景都是实景搭成的,游戏也是演员们真的在做游戏。例如如果剧集里从高空坠落,那演员会经历的也是真正的突然失重,而不是错位拍摄再后期处理。抠糖饼游戏时,制作团队就在现场熬糖浆,整个片场都是椪糖的味道,演员一下就能入戏。听说演员们在拍片的时候都受了不小的惊吓,那些剧里表现出来的恐惧和紧张,都是演员的真实反应。
实在是很拼了。
这样一部难得的剧集,看过的大家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2021-09-30 10:21
2.2k次浏览
4讨论
专家预计本世纪人类寿命最长可达130岁,网友:谢谢,但我不想活那么长
长生不老一直是自古以来人们美好的向往,但是好像现在人们不这样想了。最近有一项新研究显示,人类在本世纪可以实现寿命长达 130 岁。面对这个结果,很多网友的评论都是:谢谢,但我不想活那么长😂
目前有记录以来人类最长寿命是一个法国女人 Jeanne Calment,她在 1997 年去世,享年 122 岁。
现在科学家认为,未来人类可以打破这一纪录。一项发表在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上的研究称,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 105 岁的 3,800 多名意大利“半超级百岁老人”,以及在法国达到相同寿命的 9,800 多人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年纪达到 110 岁时,那些基因不佳或健康状况不佳的人通常已经过世了,对剩下的人来说,每年能够继续存活的概率是 50/50。
也就说,到了 110 岁之后,人们相当于每年都在投掷一个硬币,一面是生存,一面是死亡。如果每年都能投到“生存”这一面,那就能一直活下去。如果连续 20 年投中,那就能活到 130 岁。虽然这个概率非常小(大概是百万分之一),但科学家们仍然认为本世纪有人可以达到。
科学家还研究了人类的寿命是否有上限,根据本次样本的情况来看,似乎并没有一个上限。也就是说,不会有一个固定的无法跨过的年龄。这项研究对于那些超级富豪们来说可能是个好消息,比如正在投资抗衰老技术的贝佐斯。
当然,一切都是理论上的,现实中很少有人能够那样长寿。
不过网友们对这个研究结果的反应还是很消极,似乎大家都对长命百岁不是很感兴趣。不想让自己在看护机构里度过一个又一个十年,不想让自己成为别人的负担。
有人评论说:“那养老金年龄就要提高到 95 岁了。”
“谁想在这个世界上活到那么久呢,不了,谢谢。”
“不了,谢谢,谁想活那么长,又老又弱,感觉糟糕又孤独。我想在 80 多岁的时候就有一个按钮按下,然后结束。”
“太好了,在看护机构度过 40 年而不是 10 年,不想这样,太感谢了!”
“我 65 了,想想要再活 65 年……不了谢谢!”
“我认为,我们需要把握只是存在和好好生活之间的区别。”
大家怎么看呢?会想活到 130 岁吗?
2021-09-29 13:03
1.4k次浏览